如何解决农厕建而难用、用而失管问题?农业农村部答复

咨询热线 400-0496-299 业务电话 199-1892-7888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20

2020

如何解决农厕建而难用、用而失管问题?农业农村部答复

来源: 美中环境 时间:2020-09-25 浏览次数:1739次 字体:[]

       9月22日,农业农村部在其网站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833号(农业水利类314号)提案答复的函》,针对委员提出的关于解决“厕所革命”建而难用、用而失管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微信图片_20200925165638.jpg


       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摒弃简单套用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与厕所粪污治理有效衔接。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能简单套用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应综合人口密集程度、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中农发〔2019〕15号)要求,严把粪污收集利用关,不能就改厕搞改厕,要优先解决好粪污收集和利用去向问题,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统筹推进。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中农发〔2019〕14号)也强调,合理选择技术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城镇近郊区延伸,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人口密集且不具备利用条件的村庄,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人口较少的村庄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提出了多种厕所粪污处理利用方式,特别是对于水冲厕所粪污,既可以分散处理利用,也可以集中处理利用,并非全部需要建设污水管网。


        委员提出的厕所粪污收集模式属于通过抽排设备转运集中处理类型,已在该指南中有所体现。


      至于采用卧式储水桶进行定时定点收集转运问题,需充分考虑农民群众使用习惯,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跟踪评估各地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模式。


      同时,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引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改厕模式,加快建立粪污收集利用体系,统筹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二、关于提升农村改厕配套材料设施科技含量,鼓励推广使用装配式户用厕所。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情况不一样,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水平、风俗文化等千差万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不能一个模式套到底。


      据调查和媒体反映,一些地区简单套用了水冲厕所模式,导致管道被冻住、厕所无法正常使用。


      委员提出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建造装配式厕所,对于推进寒冷地区农村改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0年,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农业农村部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6-2020)《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8-2020)等国家标准,对使用装配式化粪池、装配式厕所提出了明确规定,并对寒冷地区改厕需要注意的施工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一些地方如吉林也在积极探索装配式厕所,包括微生物降解式旱厕、堆肥式卫生旱厕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组织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攻关,继续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研究推广,强化技术指导和试点示范,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三、关于实施多元化营运模式,管好农村公共厕所

      “三分建设、七分管护”,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同时,更需注重同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护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


      中农发〔2019〕15号文件要求,明确农村公共厕所管理责任主体,做到定期清扫、清理和巡查,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的通知》(农社发〔2020〕4号)强调,加快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护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将保洁维护与公益性岗位相结合,做到管护有制度、有经费、有人员。


      农业农村部还配合推动出台《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8353-2019),明确提出农村公厕可采用村民管护、承包管护、社会管护等方式。


      委员提出的吸引商业机构组建农村公厕管理公司、配套小微型惠农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村级公厕数字化终端等建议,属于“以商养厕”模式。


      这种模式在旅游厕所中使用较多,应用于农村公厕具有一定创新性,在旅游资源、电商资源较丰富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一些地方也组织开展了类似模式的试点。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建设,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参与厕所运维管护工作,确保把好事办好。







分享到: